苏丹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精神病人思路广奥斯曼帝国的苏丹 [复制链接]

1#
白癜风皮肤病 http://pf.39.net/bdfyy/bjzkbdfyy/190321/6983145.html

序言:

Q:为什么说奥斯曼帝国的首相多有济世之器?

A:看看他们的老板都是些什么蛇精病!

为了拯救即将倒闭的家族企业,他决定出道成为偶像:穆拉德二世

年5月26日,在盛大的登基典礼后,17岁的穆拉德二世,从科尼雅的苏菲领袖手中,接过了象征皇权的奥斯曼之剑,正式背负起了领导奥斯曼人的责任。

科尼雅的梅夫拉维教团。这是波斯传奇诗人鲁米的追随者创立的一个苏菲派教团,奥斯曼皇室委托他们在登基仪式中,向苏丹授剑。年,联合国将梅夫拉维教团的宗教仪式列入非遗。

对年轻的苏丹来说,这个担子有些过于承重了。将近二十年前,最后一次亮出獠牙的蒙古人,把这个国家拆的七零八落,之后各皇子争夺帝位,上演了一出奥斯曼版的“八王之乱”。穆拉德的父亲夺得帝位8年后就去世了,现在穆拉德拥有的,是一个庞大但虚弱、割裂、高度自治且强敌环伺的帝国。

穆拉德的戎马生涯是可以想见的了。这位苏丹近三十年的统治期内,拳打拜占庭,脚踢威尼斯,内平靖难王,外御十字军,可说是战功显赫。然而我们今天要说的不是这些。

如前文所述,穆拉德继位之初,奥斯曼刚摆脱混乱不久,人心浮动,国家凝聚力空前低下。穆拉德意识到,光打胜仗是不够的,他必须把奥斯曼人重新拧成一股绳。

“……这就是陛下您出道当偶像的理由?!”

是的,穆拉德非常有超前性的认识到,偶像在国民间弘扬正能量时能起到的巨大作用,因此他有意识的开始包装自己,为自己塑造了一个完美的“加齐”形象。

加齐最初是指志愿参加所谓的伊斯兰圣战的武士,后来渐渐演变成一种战士的美称,穆拉德的高祖父奥尔汗一世就自称过加齐。不过穆拉德认为加齐不该如此廉价:难道不怕死、功夫好就能称得上是加齐吗?一个战士的美德难道仅仅是看他有多能杀人吗?

“不是!一个真正高尚的战士,应该是一个保护弱者、散播正义的英雄,只有这样才配称作加齐,才能在死后升入天国。”

“帖木儿厉不厉害?这个蒙古人在安卡拉打垮了我的爷爷,让奥斯曼陷入了二十年的动荡,是这么多年来最伟大的军事家。但他配称作加齐吗?他背信弃义,他的军队烧杀抢掠、侮辱妇女,他只配称作败类!”

帖木儿。他是14世纪末最伟大的军事家,建立了最后一个横跨欧亚的蒙古帝国。年,他于安卡拉之战击败“雷霆”巴耶济德,并将其俘获,使得奥斯曼陷入长期混乱,间接阻止了伊斯兰势力在欧洲的渗透。

“我穆拉德承诺,要做一个真正的加齐,不仅要带领你们在战场上取胜,还要和你们一起成为正义的伙伴。我不允许我的部下劫掠欺凌平民,而要求你们在战争中保护他们,这是伊斯兰教法的要求,也是你们苏丹的命令!”

塞萨洛尼卡。年,穆拉德从威尼斯共和国手中夺下了这座希腊古城,即使当时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认为对异教徒的掠夺屠杀理所应当,穆拉德仍勒令部下不得伤害市民。

这种言论在奥斯曼乃至伊斯兰世界都掀起了轩然大波,没人把这些话当真,毕竟那个年头的士兵基本都是征召兵,除了少数狂信徒,大多数人打仗就指着打赢后劫掠发财了。不许大伙放抢,谁还给你卖命?

“他是老大他说了算,不过只要他翻船了,哼哼……”

然后穆拉德的军旅生涯就出奇的顺遂,虽然谈不上百战百胜,但那些决定性的战斗他都赢了。在最一波三折的瓦尔纳之战中,穆拉德几乎要败于十字军时,他仿效史诗中的加齐开始祷告,然后十字军的总帅瓦迪斯瓦夫便上演了千里送人头的好戏,令他反败为胜。

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,穆拉德时刻试图模仿那些传说中的英雄,强化自己的加齐形象。天长日久,他的美名在穆斯林世界传开,他的军队受到所过之处平民们的欢呼,连遥远的印度都散播着他的传说,他的故事最终也成了一本新的史诗:《“加齐”苏丹穆拉德》。

穆拉德的偶像生涯在年告一段落,年至不惑的他于当年退位,将皇冠传给了儿子穆罕默德二世。据不愿意透露姓名的“征服者”透露,穆拉德提前退休的原因,是受够了在人前维持模范的日子。

“这偶像我是当不下去了,反正国家已经走上正轨了,这火坑让小兔崽子去跳吧。阳光、海浪、沙滩、美女,我来啦!”

疯子会武术,谁也挡不住:穆拉德四世

在穆拉德二世作古近两百年后,另一位穆拉德登上了皇位,史称穆拉德四世。这位穆拉德接过的是一个和先祖一样暗流涌动、危机四伏的国家,更糟的是,他继位时只有11岁。

他的新手保护期,我是说太后柯塞姆苏丹的摄*期,并不成功,国内掀起了叛乱和起义,外部则被老对手波斯乘虚而入。年,对时局不满的耶尼切里(禁卫军),表演了他们的传统艺能,冲入皇宫大杀特杀,才上岗三个多月的大维吉尔(首相)都成了刀下亡*。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,穆拉德四世决定不再当妈宝男,宣布亲*。

柯塞姆苏丹。她是艾哈迈德一世之妃,作为太后数十年间在奥斯曼举足轻重。柯塞姆以冷酷著称,虽然能力不足以应对当时内忧外患的局面,但因同时期苏丹、大维吉尔和其余太后普遍无能,故柯塞姆仍被视为一个相对出色的领导人。

正式掌权后的穆拉德四世,简直让耶尼切里如获至宝。耶尼切里最喜欢能带领他们打胜仗的苏丹,不断在战场上胜利,对军人意味着大量的升迁机会,对派系意味着话语权上升,而穆拉德四世就是这样一个符合耶尼切里价值观的苏丹。

镇压了国内的叛乱后,穆拉德四世把矛头指向了奥斯曼的老对手波斯。在他登基的那一年,这对老对手重燃战火,至今未熄,波斯甚至略占上风。穆拉德四世亲*后局势终于逆转,战事后期,士兵们更见到了难以置信的一幕。

“那是,陛下……陛下御驾亲征了!”

时隔半个多世纪后,苏丹的王旗再次出现在了前线,让无数人激动的热泪盈眶、呼吸困难、血压升高、心脏骤停。

“陛下,亲征是要您坐在中军帐篷里发号施令,不是让您自己抄家伙冲钅——卧槽陛下杀进去了,大伙快跟上护驾啊!”

穆拉德四世亲自带头冲锋的举动,简直能让卫士们心脏病发作。而且这位一旦发了疯,一般人还拦不住。蛮牛一般的穆拉德四世天生神力,还是角斗大师,一般的摔跤手几个人围攻才能和他打成平手,更别提在战场上他还抄着各种重兵器——比如60公斤的破甲锤或者50公斤的双手大剑——谁敢拦他指不定就被一锤子开了瓢。

卫士很心塞,下层士兵却觉得很赞,毕竟当看见自己的苏丹身先士卒、奋勇杀敌时,你很难不士气爆棚。而且穆拉德四世也不是完全无脑冲,这类事情也没干几次,所以“我们失去了一位国王”这种事并没有发生。持续近二十年的漫长战争很快走向终点,年,奥斯曼重夺巴格达,不久后与波斯签订了《祖哈卜和约》,大胜收官。

巴格达。指挥攻击巴格达的大维吉尔“飞毛腿”塔亚,本采取围城迫使守军投降的策略,但穆拉德四世嫌太慢,塔亚只得改为强攻,于攻克巴格达当天阵亡。穆拉德四世事后大为哀悼:“你配的上座巴格达。”

看到这里,你肯定觉得穆拉德四世还不错,只是莽了一点对不对?可你知道吗?他对自己人也一样狠,他连续处决了两位自己任命的大维吉尔,甚至有人2月上岗,5月上路,他还处决过自己的姐夫和三个弟弟。

“……帝者无亲。”

他采取高压执法,许多罪不至死的犯人都被直接处决。

“这是重塑法律秩序的必要代价。”

他会站在皇宫靠近宫外水道的高台上,射击那些进入射程的无辜市民或船夫。他甚至不是以此取乐,而是把这当作和跑步健身一样的运动。

“……”

如果以上你都能接受,那请听听最后一条:穆拉德四世严禁贩卖或食用香烟、咖啡或酒精饮料,一经发现即是死刑。他最大的乐趣之一,就是在夜里微服出访,穿行在首都大街小巷的旅馆和黑酒吧,一旦发现有人在食用上述物品,他就会悄悄摸到对方身后,然后——一刀砍下对方的脑袋!咦?你摸脖子干啥?

“看看脑袋还在不在……打倒土鸡苏丹暴*,世界属于酒*烟民!”

苏丹罪大滔天,搞到百姓怨声载道:易卜拉欣一世

年,刚从波斯凯旋不久的穆拉德四世突然病倒,很快被肝病夺去了生命,年仅28岁。临终前,他最后的命令是处决自己唯一还在世的弟弟:易卜拉欣。

如前文所述,穆拉德四世在位期间杀掉了自己的三个弟弟,来巩固皇位,唯独留下了易卜拉欣,以保证皇室至少有一位成年男性以备不测。易卜拉欣存活的理由,和穆拉德四世最终要杀掉他的理由是一样的。

《穆拉德夜宴图》。穆拉德四世有过10个儿子,但全部夭折,3个女儿反倒顺利成年。

“我那弟弟是个神经病啊!货真价实有证的那种!赶紧让他和我一起上路,你们不能让一个疯子当奥斯曼的苏丹啊!”

这个命令最终未被执行,毕竟那意味着奥斯曼家族绝嗣,国家估计要在内战中分崩离析。因此柯塞姆苏丹很快和大维吉尔凯曼凯什达成共识,将易卜拉欣扶上了皇位。

易卜拉欣登基后,把国事处理的井井有条。他对外与奥地利讲和,从俄国哥萨克手中重夺黑海门户亚速;对内改革币制、控制预算和开展土地普查以振兴经济,并裁撤冗官冗兵,强化中央集权,展现出一副中兴之主的气度。

亚速。该城是奥斯曼在黑海北岸的重要据点,年,俄罗斯治下的哥萨克,乘奥斯曼陷入与波斯的战争,突袭侵占了该区域。

人民欢欣鼓舞,认为所谓新苏丹“脑子有问题”的传闻是一派胡言,但能在朝堂上见到易卜拉欣真人的,都明白真相到底如何。

易卜拉欣确实不正常。整个青少年时期都在囚禁与死亡的阴影中度过,对他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创伤。接任苏丹时,他坚持认为这是穆拉德四世要钓鱼执法,赖在囚牢里迟迟不肯离开。那些在朝堂上被下达的正确指令,都来自大维吉尔凯曼凯什递给他的一张张小纸条。

从结果来看,只要能“让奥斯曼再次伟大”,“备忘录治国”也未尝不可。但糟糕的是,凯曼凯什发现,他的老板估计是没按时吃药,疯病不仅没有好转,还愈发严重,不仅被后宫里的嫔妃和内侍耍的团团转,甚至开始向江湖神棍交起智商税。

伊斯坦布尔加拉塔区。年,柯塞姆任命巫师霍加为该地长官,请他治疗易卜拉欣,但霍加只会装神弄*,骗取信任后大肆受贿,还在扳倒凯曼凯什时起到了关键作用。

惹不起躲的起的凯曼凯什,为了人身安全,递交了辞呈,却被易卜拉欣反复驳回。这并没有让凯曼凯什安心,只让他更加绝望。果然,年1月底,凯曼凯什收到了解聘通知书,以及紧随而来的死刑裁决。

再也没有人会给易卜拉欣递小纸条了,于是奥斯曼顺理成章的爆炸了。凯曼凯什被杀当年,易卜拉欣就在卡普丹帕夏(海军司令)的撺掇下入侵克里特,点燃了与威尼斯长达24年的战火;他的亲信们大肆贪污受贿、卖官鬻爵,很快朝堂上尽是精挑细选的腐败能手。

易卜拉欣本人的不正常也人尽皆知——没人会觉得,没有理由、毫无征兆的一口气淹死上百名后妃宫女的苏丹,还是个正常人。

晚年的易卜拉欣又开始迷恋起黑貂皮,命令当时的大维吉尔海扎帕雷,用黑貂皮把宫殿铺满。奥斯曼的国库已经枯竭,海扎帕雷只好加派重税。当不堪重负的民众得知这笔钱的用途时,他们的怒火被彻底点燃了。

年8月8日,首都伊斯坦布尔爆发了声势浩大的起义,愤怒的人群先撕碎了海扎帕雷,然后杀进了皇宫。这些人有市民、有耶尼切里、有宗教领袖,可以说汇集了自上而下的所有阶层,易卜拉欣甚至绝望的发现,此前被他流放的母亲柯塞姆苏丹也在其中。

“他会毁了你、毁了我、毁了*府、毁了国家,除掉他,立刻!”

精神病院的起源

上述的三位苏丹的病情由轻到重,折射出了奥斯曼帝国逐渐病入膏肓的过程。作为一个有着年国祚、长期压制欧洲的大帝国,奥斯曼的苏丹当然不会全是饭桶。事实上,以苏莱曼大帝为界,他们的前10位苏丹堪称明君,但后26位,简直是袖珍版的精神病院全家福。

酒*、杀人狂和癔症患者们垄断着皇位,“郁金香”艾哈迈德三世这样的贤君一只手就数的过来,甚至连穆拉德四世都算名列前茅。这种巨大的前后反差不是天谴或基因突变,而全是奥斯曼自己作出来的。

奥斯曼早期的皇位继承充斥着血腥的争斗,经常是通过内战来决出胜负,客观上也算是通过养蛊,挑出了一个有能力的苏丹。但随着继承制度的日益完善,这种斗争逐步转向宫廷内部。最终,当新苏丹继位时,他往往会选择处决自己的大部分兄弟,只留下一个作为孩子成年前的备胎。从苏丹的角度考虑,这个备胎一定是最没威胁的乐色。

可惜的是,大部分苏丹都没能让自己的孩子顺利继位,考虑到时代平均寿命等因素,许多苏丹驾崩时,孩子还很年轻。于是太后或朝臣便会搬出长男继承法,把备胎架上皇位。天长日久,形成了恶性循环,使得奥斯曼的苏丹总是每代人里最糟糕的那一个。

这些本就天赋有限的的备胎们,在囚禁、监视与随时会被处决的环境中,度过了自己的大部分人生,身体和心理往往出现了严重的问题,有朝一日突然被心怀*胎、想利用他们发达的阴谋家们拖出囚牢,一屁股摁在皇座上,对国家自然不是好事,甚至对他们自己,也未必是好事。

囚禁备胎皇子的卡夫宫。该名在土耳其语中意为“笼子”,被监禁其中的皇子,一般只在两种情况下才能离开:登基或处决。

穆拉德四世的登基源于一场*变,耶尼切里推翻了他的叔叔穆斯塔法一世,拥戴他上位。穆斯塔法是第一个正式被囚于卡夫宫的备胎,也是第一个被确认有精神疾病的苏丹。他的哥哥艾哈迈德一世驾崩时孩子都还小,他便被扶上了皇位。

穆斯塔法的不正常,从离开卡夫宫时便被人们注意到,但大伙儿都认为这是长期监禁生活的后遗症,快乐充实的宫廷社交很快就会让新苏丹好转。这被证明是场灾难,当苏丹在宴会上突然冲到乐师身旁,掀掉他的帽子并拉扯他的胡子时,“苏丹是智障”这个国家机密彻底暴露了。

耶尼切里很快发起*变,推翻了穆斯塔法,改立他本该继位的侄子奥斯曼二世。这位年轻苏丹,江湖人称“土耳其光绪”,上位不久就策划解散已经腐化的耶尼切里,结果直接被推翻后杀害。耶尼切里一肚子晦气的把穆斯塔法拉出来复辟,结果更令他们崩溃的事发生了:穆斯塔法不相信奥斯曼死了,把涉嫌杀害侄子的几个刽子手碎尸万段后,他开始在偌大的托普卡珀宫里,一间房一间房的敲门。

“好侄子,你在这里吗?叔叔把想害你的坏人都杀光了,别害怕,快出来,快出来啊,呜呜,求求你,快出来吧。”

“奥斯曼,你在哪里啊——”

穆斯塔法一世。他不到五十年的人生有三十多年在监禁中度过,最终于年病死在囚禁地(一说被穆拉德四世杀害)。

附记:

1.穆拉德二世逊位后两年,权臣小钱达尔勒认为穆罕默德二世还太年轻,没准备好统治国家,发动*变逼迫其退位,使得穆拉德的早退计划破产,被迫含泪复位。

2.穆拉德四世是著名的段子手,他的一大爱好就是自编各种谜语让下属们猜,当对方猜中谜底时他会龙颜大悦,大赏特赏。

3.易卜拉欣曾想让宠臣尤素福帕夏接任大维吉尔,被对方婉拒后才失望的改任萨利帕夏。尤素福的决定极为明智:萨利最终在任上被杀,原因据称是易卜拉欣某天突然开始厌恶马车,禁止任何人再使用,萨利偷偷乘马车被他看见,便在一次开会时被毫无预兆的拖下处决。

您的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