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丹共和国(阿拉伯语
??????????????;英语:RepublicoftheSudan),,位于非洲东北部,红海西岸。北邻埃及,西接利比亚、乍得、中非,南毗南苏丹,东接埃塞俄比亚、厄立特里亚。东北濒临红海,海岸线长约公里。红海沿岸,撒哈拉沙漠东端。苏丹国土面积平方公里,为非洲面积第3大国,世界面积第15大国。首都喀土穆。
苏丹境内四周高,中间低,东北面有红海山脉,西部有穆尔山区,南部为努巴山区。苏丹位于北纬9度和北回归线之间,全境受太阳直射,是世界上最热的国家之一,干旱而炎热是这个国家气候的基本特点。苏丹国土广袤,南北东西气温差异很大。全国可分为2个气候区:南部为夏季炎热多雨、冬季温暖干燥的热带草原气候区,北部则是高温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区,气候干燥,多风沙。首都喀土穆有“世界火炉”之称,年平均气温在30℃以上,4-7月为最热的季节,一般日间气温40℃,酷热季节气温可达50℃,地表温度最高可达70℃。但在个别高海拔地区,寒冷之时气温亦可低到0℃左右,
早在年前,就有原始部落在苏丹居住。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为古埃及的一部分。公元前年努比亚人在苏丹建立了库施王国。公元6世纪苏丹进入基督教时期。公元13世纪阿拉伯人征服苏丹,伊斯兰教得以迅速传播,在15世纪出现了芬吉和富尔伊斯兰王国。公元16世纪被并入地跨昔日欧、亚、非三洲的奥斯曼帝国势力范围,
公元1世纪左右,麦罗埃王国繁荣昌盛起来。麦罗埃地处东非的交通要冲和贸易枢纽,同埃及、埃塞俄比亚、印度、西亚等地都有贸易来往。在麦罗埃出土的中国铜鼎,说明当时麦罗埃王国同中国也有文化交流。4世纪,麦罗埃的统治者们发生内讧,削弱了国家的防卫力量,曾一度被强大起来的阿克苏姆国家所征服。6世纪中叶,从埃及传入基督教,并成为麦罗埃国家的正式宗教。不久以后,麦罗埃分裂为两个基督教国家:穆库拉和阿罗亚。前者以东古拉为都,故又称东古拉王国;后者建都索巴。后来,穆库拉国并入埃及,阿罗亚暂时保持独立,
早在公元前后,就有一部分阿拉伯人从埃塞俄比亚进入努比亚,建立殖民点。阿拉伯人征服埃及以后,在8世纪中叶曾侵入努比亚,直到13世纪时才最终征服努比亚全境。从此,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教在努比亚广为流行;伊斯兰教逐渐排斥了基督教。努比亚日益伊斯兰化和阿拉伯化。
英国于19世纪70年代开始向苏丹扩张。年,苏丹宗教领袖穆罕默德·艾哈迈德领导群众开展反英斗争,于年建立了马赫迪(即“救世主”)王国。年苏丹成为英国和埃及的共管国。年苏丹建立起自治*府。年1月1日宣布独立,成立共和国。
苏丹经济结构单一,以农牧业为主,工业落后,基础薄弱,对自然及外援依赖性强。苏丹是联合国宣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。曾被失败国家指数列表评为"世界上最不安定的国家"。
有铁、银、铬、铜、锰、金、铝、铅、铀、锌、钨、石棉、石膏、云母、滑石、钻石、石油、天然气和木材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年,全国共查明主要矿物资源储量:铁约3亿吨,铜万吨,铬70万吨,银约0吨,石油约5亿吨。森林面积约万公顷,占全国面积23.3%。在林业资源中,阿拉伯树胶占重要地位。水力资源丰富。有万公顷淡水水域。
人口万(年)。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。通用英语。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,属逊尼派。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,使用者占总人口的60%。通用英语。70%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,多属逊尼派,主要居住在北方,南方居民多信奉原始部落宗教及拜物教,仅有5%的人信奉基督教,多居住在南方和首都喀土穆。
苏丹有手抓饭吃食的习惯,
妇女不戴面纱。苏丹人民热情好客,注重礼节。友人相遇,特加紧是老朋友久别重逢,彼此握手拥抱,亲切问候。从个人问好一直到对方的家属、亲和朋友等,历数分钟之久。
苏丹是一个忌讳颇多的国家,外来人须尽量熟悉和尊重。贝鲁族人忌讳直呼女性的姓名。这个民族妇女的地位比男人高,如果有人当着一位贝鲁族男子直呼他家中女眷的姓名,他会当场大发雷霆,造成宾主双方都很不愉快。苏丹的贝贾族有一些特殊的禁忌:日常生活中,忌讳打骂儿童。
男孩不得提及母亲和姐姐的名字;7岁以上的儿童不得与母亲同宿,女孩必须与外祖母一起住;已婚男子为了回避岳母,白天不得待在家中;夫妻二人的枕头不得放错位置,否则,就意味着夫妇二人感情不和。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