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丹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六天攻陷花剌子模首都,铁木真西征取得阶段 [复制链接]

1#
白癜风可以治得好吗 https://news.39.net/bjzkhbzy/180529/6288655.html

在西征大半年之后,铁木真征服了花剌子模的东部重镇不花剌城,重创了花剌子模在东部地区的实力。

现在,只剩下最后一座重镇还掌握在花剌子模人手里,那就是花剌子模的首都——撒马尔罕城。

在蒙古大军入侵之前,花剌子模领导层做过详细的战略规划,最终选定了“防守重点区域,步步阻击敌军”的策略,但这一策略有个弊端,那就是没料到战争的长期性与复杂性。

换言之,以摩柯末苏丹为首的花剌子模领导层认为:即使蒙古大军来到撒马尔罕城下,必然已是伤痕累累,满身疲惫,以逸待劳的花剌子模精锐完全可以一战而胜之。

正是出于这种原因,他们并没有后手准备,也没想过万一战局不利是否应该迁都的问题。但随着战争的发展,摩柯末苏丹意识到自身计划的漏洞,正当他打算补救的时候,却发现为时已晚。

从名义上讲,撒马尔罕城是花剌子模的都城,但它毕竟是七八年前才并入花剌子模版图的。摩柯末苏丹定都于撒马尔罕城,主要是希望以此地为根基,进一步消化刚打下来的东部地区,但这项工作还没做完,蒙古大军就打来了。

在这种背景下,撒马尔罕当地人真心拥护花剌子模的统治吗?未必。但作为首都子民,获得的待遇应该比其他地区的人要好,从这个角度来看,撒马尔罕当地人的忠诚度应该还是有一定保障的。

但是这点忠诚度,却在一点一点的流失,原因就在于花剌子模的非常规调动。

由于前期战略部署失误,花剌子模一下子陷入了被动之中,当铁木真围攻不花剌城的时候,花剌子模开始进行一系列备战备荒的工作。

所谓备战备荒,就是号召百姓发扬艰苦朴素的精神,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。从宣传角度来说,这自然是激励人心的口号,但从现实角度来说,这种做法显然会制造恐慌,从而加剧社会矛盾。

在蒙古大军未入境之时,花剌子模就预征了未来三年的赋税,现在战事不顺,国家又要继续加税,百姓们会怎么想呢?

百姓都是短视的,哪怕你告诉他,国破的结局是家亡,也会有不少百姓抠抠搜搜不愿意出钱:国破一定家亡?谁知道是不是骗我们小老百姓的。

明末辽东战事频仍的时候,崇祯皇帝开始加税,结果惹得李自成、张献忠之流纷纷揭竿而起。花剌子模频繁加税,虽然没有闹出民变,但要说百姓心甘情愿,也未免有些过于夸张。

“能忍我就再忍一会,忍不了我就起来造反,实在不行我就投靠蒙古人。”撒马尔罕百姓的心里大概是这样想的,曾经对花剌子模积累起来的些许感激,恐怕早已烟消云散,毕竟不是自己人。

对于百姓的这种想法,摩柯末苏丹应该是心知肚明的,但他能怎么办呢?

如果从积极的角度来看,摩柯末苏丹自然应该大发神威,带领花剌子模军队与蒙古人决战。撒马尔罕城墙高大、粮草充足,正是理想中的主场。

但蒙古大军一路势如破竹,除海儿汗能勉强坚守半年之外,几乎无人敢略其锋芒。正面击溃铁木真?摩柯末苏丹显然没有这样的自信。

如果从消极的角度来看,摩柯末苏丹自然应该率众撤退,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,回到花剌子模的固有领土,在那里与蒙古人对抗。

但这样一来,就等于拱手让出东部地区的大部分领土。虽然此时东部地区的大部分领土已经沦陷,却依然有零星的游击队骚扰蒙古人。

如果摩柯末苏丹放弃首都撤退,等于掐灭了反攻的希望,花剌子模以后只能作为地方一霸存在了。

该怎么办呢?摩柯末苏丹一时陷入沉思之中。

对于键盘侠而言,自然应该堂堂正正地与蒙古大军刚正面:大家都是肩膀扛个脑袋,凭什么你就一定比我厉害呢?

可从现实角度考虑,赌徒通常是没有好下场的,尤其是现在蒙古大军士气正盛,做出这种选择极其困难。

万般无奈之下,摩柯末苏丹做了一个折中的选择:绝不能轻易放弃首都,所以军队要继续留在撒马尔罕城抵挡蒙古人;但为了防止一战而没,以摩柯末苏丹为首的中央政府必须尽快撤离,到其他地方构筑新防线,再拉出一支大军,与其他地区一起呼应撒马尔罕城。

铁木真的情报工作做得不错,第一时间得知摩柯末苏丹准备撤退的消息,于是铁木真立刻做出针对性部署:主力继续向撒马尔罕城出发,哲别、速不台和脱忽察儿各率一万大军,死死盯住摩柯末苏丹一行,绝不给他们留下喘息之机,绝不让他们有重新构筑防线的机会。

单这三万大军,就足以威胁摩柯末苏丹一行,使得他们只能处于不断逃亡的状态之中。在这种背景下,重新构筑防线自然只能是空想。

关于摩柯末苏丹的逃亡过程,我以后会详解,转过头来继续说撒马尔罕围城战。

当铁木真大军来到撒马尔罕城下之后,铁木真先是命令大军进行休整,同时也进行一些攻心活动,却没敢派使者进城劝降,这毕竟是花剌子模首都,不能等闲视之。

三天过后,铁木真发现攻心活动收效甚微,于是便开始为强攻做准备:他把撒马尔罕城附近的城防全部破坏,比如说填平护城河,同时派人举着盾牌前去挖城墙地基,同时还在城墙边上堆土山。

城上守军看到这种场面,自然不会袖手旁观:他们在城头上用弓箭和抛石机打击破坏城防和填护城河的敌人,同时派精锐部队出城作战。

蒙古大军固然骁勇善战,但花剌子模军队依赖防守之力也不落下风,就这样打了整整一天,双方都有不小的损耗。

在第二天的战斗中,铁木真把撒马尔罕的城门堵住,坚决不让守军出城作战。因为这种局部战斗地形狭窄,蒙古军队并不能发挥野战的优势,反而要在承受弓箭和炮石的前提下与敌方作战,非常吃亏。

眼看凭人力冲不出去,撒马尔罕人干脆放大象在前面冲锋,十来头大象先后涌出城,使得花剌子模一时士气大振,蒙古军队发生骚乱。但没过多久,大象受到了伤害,竟然开始往回跑,踩死了大片花剌子模士兵。

就这样你来我往地又打了一天,双方依然斗了个旗鼓相当。

实际上,无论是攻城还是守城,出现这种胶着的态势非常正常,攻城战或守城战一打几个月也不是什么稀罕事。可此时的撒马尔罕城内士气普遍低落,因为他们的首领摩柯末苏丹已经撤离了,撒马尔罕城还能守多久呢?谁也不知道。

在这两天的战斗中,蒙古大军虽然也有不小的伤亡,但撒马尔罕的城防工事受到了严重损坏:护城河被填得差不多了,城墙根下不少地方被挖空,城墙附近的土山也被堆了起来。

长此以往,撒马尔罕城守军必然会面临被围歼的命运。

在这种背景下,本就没有太高忠诚度的撒马尔罕守军不禁要问一个问题:“我拖家带口为花剌子模卖命,真的值得吗?”

在很多撒马尔罕人看来,答案很简单:不值得。

铁木真连续猛攻了两天,第三天没有攻城,进行休整的同时,继续进行攻心行动。眼见没有反应,第四天和第五天,铁木真又展开了强攻。

到了第六天的早上,终于有人承受不住,打开城门向蒙古人投降。原计划要打得轰轰烈烈的“撒马尔罕围城战”,只持续了六天就宣告结束。

铁木真进城之后,接见了撒马尔罕的头头脑脑们,铁木真逐一安抚这些人,并建议他们立刻组建新政府,以相应大蒙古汗国共建“王道乐土”的号召。

在建立新政府的过程中,铁木真开始颁发良民证,要求全城百姓都要领取,然后出城生活几日。

蒙古人要干什么?或许有人以为,这是要洗劫财物,其实这不是主要原因。

蒙古大军进入了撒马尔罕城,内堡却依然在坚守。蒙古军队之所以要颁发良民证,就是为了分化瓦解撒马尔罕城潜在的抵抗势力。

领取良民证的人出城之后,城内就只有三种人存在了:蒙古人、新政府成员和抵抗者。

当然了,在攻打内堡之前,蒙古人以清理抵抗者为名,搜遍了外城的每一个角落,将一些躲藏起来,不愿领良民证又不愿出城的撒马尔罕人全部杀光。

事态发展到这一步,内堡的抵抗者越来越没信心,气氛也是越来越绝望。当天夜里,大约有一千人趁着夜色突围,最后没能成功,内堡的士气再受打击。

铁木真指挥军队强攻,很快就贡献了内堡,抵抗者又退入清真寺继续坚守。铁木真下令放火,直接烧毁了清真寺,也烧尽了抵抗者。

至此,撒马尔罕内堡陷落,成年男子与老人全部被杀,妇女和儿童沦为奴隶。

当领取良民证的人获准返回城内的时候,整座城市的人口只剩下不足四分之一。

另外四分之三的人口,有部分随着摩柯末苏丹一起撤退,但大部分都被铁木真杀死。

撒马尔罕城的沦陷,标志着蒙古汗国取得了在东部战场上的最终胜利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